第六百零零一章 政治无力昙花一现(1 / 2)

断狱 离人望左岸 1927 字 27天前

没有重逢之前,杨璟也曾经想过,与宗云等人会合之后,自己的身边便会多一些助力,可如今看来,宗云非但没有留下,把刘汉超和常神岳也带走了,说不失落那是坐在坟头说相声,骗鬼的呢。

不过,无论是祸是福,杨璟都为宗云感到高兴,也为大宋的百姓感到庆幸。

或许宗云一辈子都会被道门的人唾弃,许多人对他会敬而远之,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异类,又或许他会成就莫大的丰功伟业,足以晋升圣人,受到千古膜拜。

无论如何,他都勇敢地踏出了那一步,甘愿成为大宋边境上沉默却又坚韧的长城,抵御着北方铁蹄的入侵!

杨璟收拾了心情,带着风若尘等人,将哈克满大王带上了船。

先是阿里不哥大王被杨璟刺死,如今又将蔡州洗劫一空,将坐镇蔡州的哈克满大王给生擒活捉了,李庭芝和杜庶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,只能让人加急了往临安递送军报。

这种事情也是一回生二回熟,债多不压身,虱子多了也懒得挠,一个是杀,两个也是抓,反正赵昀那点香火情已经耗尽,杨璟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,将宗云丢过来这个烫手山芋给接了过来。

当然了,朝中的主战派恨不得天天弹冠相庆,对于他们而言,这可是少有的战功,是十几年来对抗蒙古人的大捷,这是极其振奋人心的!

朝堂上那些个主和派虽然整日里弹劾杨璟,说他穷兵黩武,轻启战端,撩拨和惹恼蒙古人,会给大宋带来兵祸灾难,可民间老百姓却是有种普天同庆的迹象!

董槐等人自然是要支持杨璟的,事实上,虽然他是主掌军政的枢密使和右丞相,杨璟的军事行动确实过于鲁莽,有欠考虑,但最终却是成功了。

大宋朝传承圣人教化,刺杀敌首的事情是要受到士大夫指谪和攻讦的,只有蛮夷才会如此不择手段的事情。

可这些士大夫口口声声说不要刺杀,要正大光明地对决,问题是他们却都是主和派,哪里来的正面交锋?

无论如何,朝堂上便如杨璟说猜测的那般,掀起了唇枪舌战,天天对骂,闹腾得不可开交,赵昀也是头疼不已。

他对杨璟是极其信任的,毕竟连瑞国公主都想赐婚给杨璟,可见他对杨璟的青睐。

在杨璟的影响下,他也确实重拾信心,不愿看着大宋王朝不断沦陷于蒙古人的铁蹄和刀弓之下。

但客观来说,这件事情杨璟做的确实有欠妥帖,赵昀也知道蒙古人所图甚大,不像辽人和金人,能够用岁币和边贸榷场来打发,蒙古人虽然也稀罕大宋的铜钱财帛,但更渴望大宋的疆土!

他既然能够组建神火营,重用杨璟的人来研发步枪,能够让杨璟去巡边,就足以说明他重振了雄心壮志。

他之所以认为杨璟不过妥当,不是因为刺杀了阿里不哥,而是引发了朝廷的内斗!

历史上这么多朝代,能够让臣子指着鼻子骂皇帝的,除了唐朝应该便是宋朝。

但唐太宗以虚心纳谏传于后世,可他主掌军政,是个强势的大帝王,然而宋朝的皇帝却实实在在懦弱,让臣子骂着也就罢了,有时候连自己的旨意都要被退回去,看上一两个人才,想要给个官职,都要让文官们唧唧歪歪老半天。

那些个御史和言官有着风闻奏事的职权。

这个风闻奏事是怎么个情况呢,所谓风闻奏事,就是言官们启奏的事情,即便没有真凭实据,只是街头巷尾道听途说的,收到一点点风声而言,也同样可以在朝堂上弹劾绯闻官员!

言官们的工作就是骂人,就是弹劾,而且还必须天天骂,每个月有固定的指标,没有骂够的话就是不称职。

由此可以想象,大宋皇帝们的工作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了。

以仁治出名的宋仁宗,睡到半夜饿了,想吃东西,却没敢喊人,硬生生挨饿了一夜,因为担心会掀起奢靡之风,对于官员更是宽容到了极点。

虽然有皇城司四处监察民情,但大宋的社会舆论环境其实还算开明。

瓦子里的丑角儿经常扮成朝中的权贵,做些丑态百出的滑稽戏,对于丁大全和贾似道等人,民间的人也可以拿来取笑,只要不假扮皇帝,别讽刺皇帝陛下就可以。

这即便在后世都是无法想象的,就如同美国人,他们不会拿低能儿或者残疾人或者有色人种来当笑料,却老是将国会议员等政客,乃至于总统来当调笑的目标。

在某些人看来,这是美国人民主自由的风气,是言论自由的象征云云,但其实咱们早在宋朝就有了,老美不过玩咱们剩下的罢了。

之所以说这些,是想说明赵昀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好过,如果他能够顺心随意地发行自己的政策,而不受丝毫掣肘,他一定会百分百支持杨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