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6章 迎接圣驾(上)(1 / 2)

“嗯,等你父皇回来,母后自会帮衬你一些,这两日你也抽时间再熟悉熟悉。”

“谢母后!”

“好了,这次本就是你吃亏!母后不帮你帮谁!”

李治一下子扑了母后怀中,紧紧搂着自己母后,长孙皇后自是轻轻抚着爱子长发。

“好了,也不早了,回去休息了。”

“母后,那治儿告退了!”

李治走了以后,长孙皇后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立政门方向,从椅中站起,此时走了立政殿外,看着头顶圆月。

陛下回来,是对治儿最大的一次考验,希望治儿这次能够顺顺利利通过这场考验吧!

如果通过了,也证明这孩子的心性确实了得,毕竟他要面对的可是秦皇汉武,唐宗宋祖之中的唐宗。

当年自己面对李世民之时,都差些出了状况,而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时,已经三十五岁。

治儿到底只有十五岁,十五岁的孩子,在他面前,真的是太容易露馅了。在后世,这还是一个需要父母照顾的年龄,一个在学校求学的年龄。

长孙皇后扶着朱红柱子,看着天空满月,那里秋菊站了长孙皇后身后,长孙皇后看了看秋菊,走进了立政殿中。

李治回了万春殿,今夜对于别的事情李治都放下了,至于临阵磨刀,此时对于李治也是至关重要。

其实刚才母后说的一番话,李治已经从中得到了一些提示。

母后说父皇注重治国抚民,意思就是遇到这种问题,尽量往抚民这方面考虑。民为重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

这是一个大方向,这个方向不能错,细节可以不完美,那毕竟只是细节,可是方向都错了,就是大错特错。

母后后面说考文章,万千文章之中抽一篇考教,可能是史记,可能是论语,也可能是诗经。

其实母后特意强调就是这三本典籍,此时回了万春殿,李治倒是品出了母后这一番话之中又一层意思。

论语是儒家圣典,而自汉代之后,华夏皇朝一般都尊儒术。

诗经这个,在唐代,还有什么比诗歌更受唐人欢迎,父皇其实也不例外。

至于史记,李治可是清楚记得魏征死后父皇说的那一席话。

其中一句,以史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

历史变迁,王朝兴衰,熟读史书,在历史中学各个王朝兴衰之理,以便更好治理国家,不重蹈覆辙,这是父皇极为在意之事。

看来这两日还需在这三本典籍下功夫,这倒是将万千文章的范围缩小很多。

日落日升,第二日李治就一直在万春殿翻看这三本典籍,学习使人快乐,更何况是有目的的学习。

第三日,在尚衣局学习制小衣的织工绣工已经学成,李治得了消息,只让春桃备车送她们回竹园。

此时孰轻孰重,李治还是掂量的清楚的。

要面对唐宗,这才是李治此时的头等大事,没任何事有这重要。

而宫中,这几日可不仅仅李治为了唐宗回长安在做准备,别的皇子公主可都不曾闲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