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条路可以确保他眼下不会出现大的危险,以他和他部下的战力,完全可以安然撤回到邯郸去,甚至于都不用撤回邯郸,只需要撤回到梁期县县城就行,黄巾贼如果不动用大批兵力,对他围追堵截的话,根本挡不住他撤兵。
但是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,李琛也很清楚,这么做直接就把卢植给得罪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,接下来他马上就会被天下人斥为贪生怕死之辈,什么中丘乳虎,什么赵国恶虎,都将成为笑话。
他之前这些年来所作的所有努力,都将彻底付之东流,回到邯郸之后,刘复也绝不敢再用他,肯定会将他逐出邯郸,罢免他的兵曹掾之职,今后恐怕再无人会用他了。
想要出人头地,那么今后恐怕只有上山落草为寇了!
所以这条路非李琛所愿,当然是不可能选的了,那么不走的话,就只剩下一条路了,那就是留下来,在这里就地扎营,等待着潮水般涌来的黄巾贼,与之死战一场了。
虽然这么做风险很大,但是一旦要是他撑过去的话,接下来收获了肯定会非常之大,他不是正愁没有机会一鸣惊人,没什么见面礼送卢植吗?这岂不就是最好的机会吗?
想到这里,李琛心中的怒火也就平息了不少,转念一想,卢植其实这么做也无可厚非,自古以来为将者,就不能心慈手软,慈不掌兵乃是每一个将军必须具备的素质,在大局面前,任何人都是可以牺牲的。
而他很不幸,来的太不是时候,正好只有他这支人马是从北边过来的,又刚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在了漳水北岸。
估计卢植率兵来到漳水南岸之后,肯定是发现了对岸黄巾贼在邺城周围,已经严阵以待了,如果强行渡河的话,便可能遭到黄巾贼半渡而击,这样的话,极可能会导致官军方面大败。
这是卢植自受命出兵之后,入冀州跟黄巾贼打的第一场大仗,必须要胜,否则的话,不单单对他声望有损,也会导致官方士气大跌,后果不堪设想。
而他来的太是时候了,正好在这个时候赶到邺县,还到了漳水北岸,这一下就令卢植所面临的困难迎刃而解。
而且更重要的是,他只是地方军,不是朝廷的禁军,如果在北岸败了,也对于卢植麾下的大军士气影响不大,对于卢植麾下的大军没啥损失,所以这件事不管放在谁身上,都肯定会这么选择。
卢植站在他的位置上,要考虑的得失要远比李琛考虑的多,所以李琛这支兵马被作为棋子,摆在漳水北岸,对卢植来说,无可厚非。
当然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李琛乃是寒门出身,背后没有什么势力可言,不像是禁军之中的那些将领,背后都站着一个豪门,卢植即便是要牺牲他们,也要考虑考虑他们背后的势力,如果他轻易就把某个将领给牺牲掉的话,他们背后的势力肯定也不会答应,今后少不了要找卢植算账。